产教融合成果|认识“产教融合”
发布时间:2023-07-18 21:24:00浏览:0

李永生,牛增辉在论产教融合及其深化内容中提出“产教融合”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,通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对接,是融教育教学、生产劳动、素质养成、技能提升、科技研发、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行为或过程。其本质是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,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为基础,强化实践教育,打破藩篱分割,开展合作育人。产教融合是校企双向互动与整合的过程,校企交往由单向自发走向双向自觉,具有较高的交融性和稳定性特点,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,并从语义、主体参与程度、教学过程三个角度及其各具有的特点方面对“校企合作”和“产教融合”进行对比分析和解读,具体如下。

 

从语义上看,“校企合作”着重的是“学校”与“企业”之间的单体互动,“产教融合”则可以看作为“产业”与“教育”行业或系统之间的结合。“合作”体现的是在同一框架下,双方共同完成内容与任务;而“融合”则体现的是“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”,相互交融、双方关系密切甚至合而为一;二者交融深度和广度是不尽相同的。

从主体参与程度上看,“校企合作”主要体现的是“学校”和“企业”在人才培养、科技服务和社会培训等方面的互动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校常常因为自身需要而成为合作的主动发起方,企业常常是被追求的合作方。而“产教融合”则是校企合作深度交融,即将产业的理念、技术、资源整合到学校的培养体系、课程、实训以及师资建设中,同时将学校培养的学生、科研和双创成果带给产业,共享和优化产学资源配置,助力产业建设,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。校企双方都是合作主导者,形成发展的共同体。

从教学过程看,校企合作下的学校,一般开展的多是“订单培养”“合作办班”“定向培训”“企业冠名班”等,对接的常常是某个企业,其教学标准也多囿于企业要求。而产教融合意义下的学校对接的则是行业统一性要求,教学采用产业、行业标准;实训、实习强调的也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干真做,成为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,学生学业水平的部分依据是以企业标准进行测评。因此,学习与工作一体,学做人与学做事统一。

如果说“校企合作”具有具体性和微观性特点,那么“产教融合”则具有宽泛性和宏观性特点。产教融合的关键是学校和企业主体积极性,这既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,还事关教育组织形态和政策服务供给方式变革,深化产教融合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一项

制度创新,也是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。

参考文献:

[1]李永生,牛增辉.论产教融合及其深化内容[J].北京教育(高教),2018(05):19-22.

  • 电话:0898-88386350 邮箱:kangguan@sanyau.edu.cn
  • 地址: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
  • 版权所有:565net必赢客户端-www.565net.com|官方网站
  • Copyright © 2024 bjlqtz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Design By Taoyuan
    • 彩尙青年微信公众号

    • 565net必赢客户端官网手机版